# 学习日志
今天上午我们完善了微信小程序的功能,下午我们在其他小组那里学到了很多经验。
# 完善功能
为了完善微信小程序我们要将很多值整合进全局变量。 app.js里
App({
//全局变量
globalData: {
userInfo: null,
host: 'http://localhost:8080/data.json'
}
2
3
4
5
6
7
8
9
10
11
在其他js页面取值
const app = getApp() //获取应用实例 必须有这个才能获取到app.js里的东西
在需要获取值得地方赋值
url:app.globalData.host
在跳转后的js页面,接收传递过来的数据detail.js
同样通过全局额方式取值出来就可以让很多页面使用同一个值
# 调整布局
要让小程序页面统一就要让样式统一,常用的是flex布局,可以使用任何方向进行布局。 容器默认有两个轴:主轴(main axis)和侧轴(cross axis)。 主轴的开始位置为主轴起点(main start),主轴的结束位置为主轴终点(main end),而主轴的长度为主轴长度(main size)。 同理侧轴的起点为侧轴起点(cross start),结束位置为侧轴终点(cross end),长度为侧轴长度(cross size)。
主轴并不是一定是从左到右的,同理侧轴也不一定是从上到下,主轴的方向使用flex-direction属性控制,它有4个可选值:
- row :从左到右的水平方向为主轴
- row-reverse:从右到左的水平方向为主轴
- column:从上到下的垂直方向为主轴
- column-reverse从下到上的垂直方向为主轴
如果水平方向为主轴,那个垂直方向就是侧轴,反之亦然。
图中的实例展示了使用了不同的flex-direction值排列方向的区别。 实例代码:
<view >
<view class="flex-row" style="display: flex;flex-direction: row;">
<view class="flex-view-item">1</view>
<view class="flex-view-item">2</view>
<view class="flex-view-item">3</view>
</view>
<view class="flex-column" style="display:flex;flex-direction: column;" >
<view class="flex-view-item">c1</view>
<view class="flex-view-item">c2</view>
<view class="flex-view-item">c3</view>
</view>
</view>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对齐方式 子元素有两种对齐方式:
- justify-conent 定义子元素在主轴上面的对齐方式
- align-items 定义子元素在侧轴上对齐的方式
justify-content有5个可选的对齐方式:
flex-start 主轴起点对齐(默认值)
flex-end 主轴结束点对齐
center 在主轴中居中对齐
space-between 两端对齐,除了两端的子元素分别靠向两端的容器之外,其他子元素之间的间隔都相等
space-around 每个子元素之间的距离相等,两端的子元素距离容器的距离也和其它子元素之间的距离相同。 justify-content的对齐方式和主轴的方向有关 justify-content align-items表示侧轴上的对齐方式:
stretch 填充整个容器(默认值)
flex-start 侧轴的起点对齐
flex-end 侧轴的终点对齐
center 在侧轴中居中对齐
baseline 以子元素的第一行文字对齐 align-tiems设置的对齐方式,和侧轴的方向有关
# 收获心得
通过第八天的学习,在上午,我们完善了微信小程序,在下午,我们再次统一了app的样式。同时学到了各种传值方法以及各种布局的写法。同时在看过了其他组的小程序之后,明白了不能高估自己,要懂得虚心向人请教。